• 中文
  • Apr 23, 2024

喻紅:塵歸塵,土歸土

Portrait of YU HONG. Photo by Greg Mei. Courtesy "Women in Motion," Kerring.

英文版完整文本(Full text in English

「塵土中輾轉」是中國藝術家喻紅在威尼斯仁慈修道院教堂的首個重要展覽,展覽名稱為 “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在今年的雙年展之前,喻紅接受了亞太藝術的訪問,她談論了她的新作品,這些作品以特定場地為背景,描繪了誕生、生命和死亡等主題,結合了真實和幻想的意象。在這些作品中,喻紅運用拜占庭和意大利巴洛克時期的宗教建築元素,顛覆了神聖藝術的史詩主題,創造出一種超自然的現實主義風格。她以平凡生活為題材,表現出存在主義恐懼的影響,這反映了她對中國快速全球化所帶來的巨大社會變革以及不可避免的災難軌跡中意義的不確定性的觀察。


皇后樂隊 1980 年的歌曲標題 “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與你在今年威尼斯展出的作品有甚麼關聯?

很久以前,我想畫一個以「塵土中輾轉」為名的系列,這題目來自魯迅的《隨感錄二十五》。雖然文章內容是關於民國時期所發生的事情,但這句話直到現在仍然適用。無論是在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國家,人生都是在塵土中輾轉折騰——有意識的或是被迫的——到最後還是歸於塵土。在作品接近完成時,展覽需要一個英文展題,但直接翻譯中文展題不太合適,所以最後我們選擇了皇后樂隊的這首歌曲作為標題。雖然曲題的意思和「塵土中輾轉」不太一樣,但它同樣表達一種在遭受生活重擊之後的倉皇狀態。皇后樂隊的歌曲和魯迅的文章,在中國及西方的文化語境中,都能夠與現實生活的經驗互相對應;它們之間雖有一定的距離,但同時也存在著某種暗合。

 Installation view of YU HONG’s "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2024, at Chiesetta della Misericordia for the 60th Venice Biennale. Photo by George Darrell.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isson Gallery, London/Shanghai. 

在這次展覽中,你借鑒了許多拜占庭及意大利巴洛克時期繪畫的元素,來表達當代災難所帶來的生存焦慮。巴洛克藝術的圖像符號(iconography)如何協助你闡述這次展覽的叙事?

巴洛克時期的繪畫氣勢恢弘、穿插纏繞、結構複雜。我喜歡這樣的藝術,所以我把這些元素應用到我的繪畫當中,以豐富繪畫裡的造型和色彩,展開解讀的層次,給觀眾更多思考的空間。

你這個展覽如何與展出地點仁慈修道院教堂(Chiesetta della Misericordia)的建築、歷史和地理作出呼應?

我去過很多次威尼斯,對那裡大大小小不同風格的教堂印象深刻。我在構思這個展覽的時候,希望能夠跟威尼斯的宗教藝術對話——宗教藝術的本質在於傳遞對人生終極問題的思考。這次展覽作品討論的是人的生與死,以及人一生中的各種際遇:這些內容皆可與教堂空間產生對話。展覽最後選擇了仁慈修道院教堂,是因為它的風格和規模都很合適展覽的主題。教堂空間經過歷史的洗禮,凝結了時間的力量,與我作品的風格和主題很契合,所以我們在展陳設計上採取了不同以往的布展方式。我們盡量讓作品融入空間,形成有機的整體。

我注意到在你許多的作品中,人物都沒有正面朝向觀者。你為什麼更強調身體姿勢而非面部表情?

人們往往刻意顧影弄姿,以呈現心中想要的樣子。但在現實中,那些行色匆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才能夠展示自己真實的模樣。人們在運動中展示不同的姿勢,並沒有刻意管理臉上的表情。我希望挪用這些肢體動作和形象,以展現每個人真實的生存狀態。

YU HONG, Birth,2022, acrylic on canvas, 270 × 270 × 5 cm.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isson Gallery, London/Shanghai.

YU HONG, Make a Wish,2023, acrylic on canvas, 340 × 140 × 5.5 cm.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isson Gallery, London/Shanghai. 

YU HONG, Death Can’t Be Known Until One Knows Life_, 2023, acrylic on canvas, 30 × 43 × 3.5 cm.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Pio Monte della Misericordia, Naples/Shanghai.

你從互聯網與社交媒體上借鑒了許多圖像。社交媒體哪些方面引起你的興趣?

我作品裡的人物形象大多來自我隨手拍攝的人物,或是互聯網上的形象。因為現在獲取圖像很容易,所以選擇圖像就變得很重要。我喜歡的圖像是隨意、真實、有瞬間感的,而非刻意擺拍。

你曾於 1993 與 1997 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展出作品。與彼時相比,你現在的作品有甚麼演變?

我在九十年代威尼斯雙年展展出的作品,主要是從我的視角出發表達對世界的看法。這次展覽,作品所關注的議題跳出了個人的小我和日常,超越了國家和種族的界限,反映了當下普遍人類面臨的共同遭遇和處境。

「喻紅:塵土中輾轉」現正在意大利威尼斯仁慈修道院教堂(Chiesetta della Misericordia)展出中。展期由 2024 年 4 月 20 日至 11 月 24 日。

作者艾霖是《亞太藝術》2022 至 23 年的實習生。

訂閱《亞太藝術》免費週刊,每週一將最新資訊、評論及深度觀點直接送至您的電子郵箱。